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高宗号议淳熙十四年十月 南宋 · 洪迈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一四、《中兴礼书》续编卷四七
臣恭惟大行太上皇帝成服之后,议上尊号,便当崇立庙号。
考累朝典故,当称高宗
臣窃为先王制礼,人情而为之节文。
自汉以来,□为中兴之主凡有三人,议者谓唯光武世祖晋元帝、唐肃宗皆即为宗。
臣以为元帝于怀、悯之世固已都督徐、扬,永嘉之难,不能出力一援中朝而自王于建业
肃宗明皇幸蜀之时,擅大大于灵武
虽皆因时立功,再奉宗庙,而后人讥议,至今不绝。
太上皇帝则异于是。
靖康之,本以单车使。
丙午之春,京都失守。
不阶尺土一民之柄,于鼎命已移之后,定神器而还之,绍开中兴,再造区夏,使钜宋社稷危而复安。
今六十年于兹,正当与光武为比。
汉以文帝太宗武帝世宗宣帝中宗,至光武则以为世祖,当时盖以为当。
故臣谓今日议太上皇帝庙号,当称为祖无疑。
伏乞圣慈,下臣此章,于集议之日明示百官,使晓然知圣意所起,昭显太上皇帝骏功于万世之下,臣不胜至愿。
臣草芥么微,擅议宗庙,揆之礼位,不可胜诛。
但以获事先朝,尝叨任使,怀忠节报,昧死以言。
踏莎行李治尹夜话致身录事有感而作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押词韵第三部
几许兴亡,凭谁料理。
血痕一缕留青史。
从来白刃杀英雄,恹恹儿女丛中死。

霜气飞空,星光堕水。
閒宵半吐伤心字。
他年莫问草堂荒,萧萧落叶随风起。
高宗皇帝天申节功德疏(一一) 宋 · 张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八○、《华阳集》卷一三
瑶图在御,万方瞻北极之尊;
虹渚呈祥,百辟献南山之寿。
兹仰凭于佛力,冀申祝于尧仁。
皇帝陛下伏愿六气御和,百神受职。
考七十二君之错事,聿梁甫之仪;
阅千二百岁以脩身,尽得广成之道。
郊庙歌辞 祀圜丘乐章(《唐书·乐志》曰:“贞观二年祖孝孙脩定雅乐,取礼记大乐与天地同和,故制十二和之乐,祭天神奏《豫和》之乐,祭地祇奏《顺和》,祭宗庙奏《永和》,登歌、奠玉帛奏《肃和》,皇帝行及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送文舞出、迎武舞入奏《舒和》。皇帝食举及饮酒奏《休和》,皇帝受朝奏《正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正至皇帝礼会、登歌奏《昭和》,郊庙俎入奏《雍和》,酌献、饮福酒奏《寿和》。六年冬至,祀昊天于圜丘。乐章,褚亮虞世南魏徵等作。大历十四年,改《豫和》为《元和》,以避讳也。按唐初作十二和,以法天数,其后增造非一,颇无法度,皆随时制名云。”) 凯安(《新唐书·礼乐志》曰:“贞观初舞隋文舞曰《治康》,武舞曰《凯安》,郊庙朝会同用之,舞者各六十四人,文舞左籥右翟,著委貌,冠黑素,绛领广袖,白裤,革带,乌皮履。武舞左干右戚,服平冕,馀同文舞。朝会,则武弁平巾帻,广袖金甲,豹文裤,乌皮靴,执干戚,馀同郊庙。凡初献作文舞,亚献、终献作武舞,太庙降神以文舞,后改治康舞曰化康,避高宗讳也。”《旧书·乐志》曰:“《凯安》舞,贞观中造。凡有六变,一变象龙兴参野,二变象剋靖关中,三变象东夷宾服,四变象江淮宁谧,五变象猃狁詟服,六变复位以崇,象兵还振旅,亦如周之大武,六成乐止。按贞观礼,享郊庙日,文舞奏《豫和》、《顺和》、《永和》等乐。麟德二年十月,文舞改用《功成庆善乐》,武舞改用《神功破阵乐》,并改器服,后以《庆善乐》不可降神,《破阵乐》不入雅乐,复用《治康》、《凯安》如故。”) 隋末唐初 · 褚亮
 押养韵
昔在炎运终,中华乱无象。
酆郊赤乌见,邙山黑云上。
大赉下周车,禁暴开殷网
幽明同叶赞,鼎祚齐天壤。
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高宗太子也) 初唐 · 李元嘉
五言排律 押阳韵
引用典故:周诵
乾象开层构,离明启少阳。
卜征从献吉,守器属元良
逖矣凌周诵,遥哉掩汉庄。
好士倾南洛,多才盛北场。
地分丹鹫岭,途间白云乡
储诚虔晓夕,宸爱积炎凉。
珠璧连霄汉,万物仰重光。
高宗将伐高丽 唐 · 李君球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九
臣闻心之痛者。
不能缓声。
事之急者。
不能安言。
性之忠者。
不能隐情。
且食君之禄者。
死君之事。
今臣食陛下之禄矣。
其敢爱身乎。
臣闻司马法曰。
国虽大。
好战必亡。
天下虽平。
忘战必危。
兵者凶器。
战者危事。
故圣主明王重行之也。
忧人力之尽。
恐府库之殚。
惧社稷之危。
生中国之患。
故古人云。
广德者昌。
务广地者亡。
秦始皇好战不已。
至于失国。
是不爱其内而务其外故也。
汉武远讨朔方。
殆乎万里。
广拓南海
分为八郡。
终于户口减半。
国用空虚。
至于末年。
方垂哀痛之诏。
自悔其失。
高丽者。
遐荒小丑。
潜藏山海之间。
得其人不足以彰圣化。
弃其地不足以损天威。
何至乎疲中国之人。
倾府库之实。
使男子不得耕耘。
女子不得蚕织。
陛下为人父母。
不垂恻隐之心。
倾府库有限之赀。
贪其无用之地。
设令高丽既灭。
即不得不发兵镇守。
少发则兵威不足。
多发则人心不安。
是乃疲于转戍。
万姓无聊生也。
万姓怨则天下败矣。
天下既败。
陛下何以自安。
故臣以为征之不如不征。
灭之不如不灭。
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高宗东宫时,元超舍人太宗高丽元超韩王元嘉太子监守,赋《违恋诗》。一本作薛收诗,误。) 初唐 · 薛元超
五言排律 押萧韵
储禁铜扉启,宸行玉轪(一作辂)遥。
空怀寿街吏,尚隔寝门朝。
北首瞻龙戟,尘外想鸾镳。
飞文映仙榜(一作诰),沥思(一作济惠)叶神飙。
帝念纡苍璧(一作陛),乾文焕紫霄。
(一作云)塘横笔海,平圃振词条。
欲应重轮曲,锵洋韵九韶。
高宗天皇大帝哀册文 初唐 · 高宗武皇后
 出处:全唐文卷九十六
维宏道元年岁次癸未十二月甲寅朔四日丁巳
大行天皇崩于洛阳宫之贞观殿。
殡于乾元殿之西阶
粤以文明元年五月壬午朔十五日景申
发自瀍洛。
旋于镐京
其年八月庚辰朔十一日庚寅
将迁座于乾陵
礼也。
晓雾收碧。
晨霞泛丹。
庭分羽卫。
肂启龙攒。
哀子嗣皇轮。
攀诉容车。
崩号扆殿。
悲蜃辂之空严。
感凤樽之虚荐。
擗摽糜溃。
充穷殒裂。
剡思攀而还迷。
羸喘兴而复绝。
俯惟茕恳。
荼毒交侵。
瞻白云而茹泣。
望苍野而摧心。
怆游冠之日远。
哀坠剑之年深。
泪有变于湘竹。
恨方缠于谷林。
念兹孤幼。
哽咽荒襟。
肠与肝而共断。
忧与痛而相寻。
顾慕丹楹。
回环紫掖。
抚眇嗣而伤今。
想宸颜而恸昔。
寄柔情于素。
抚天声于金石。
其词曰。
月瑶诞庆。
云邱降祥。
仙源汉远。
圣绪天长。
绕枢飞电。
丽室腾光。
鸟庭开象。
龙德含章。
六艺生知。
四聪神授。
晦迹登序。
韬光齿冑。
缀玉词条。
缉琼文囿。
发挥绿错。
牢笼紫宙。
鉴符敦敏。
量本疏通。
宾门表誉。
纳麓彰功。
始潜朱邸。
或跃青宫。
余钦德。
周诵倾风。
粤自铜闱。
虔膺宝命。
惠沾动植。
信洎翔泳。
淳化有敷。
至仁无竞。
教溢璇宇。
道光金镜。
五龙开运。
六羽升年。
西云应吕。
南风散弦。
晷符羲日。
荫广尧天。
贲园旌士。
焚林荩贤。
浚明上格。
财成下济。
问寝承亲。
在原申悌。
戒盈茅宇。
蠲奢土砌。
衢室禋宗。
云门飨帝。
以圣承圣。
资明嗣明。
礼崇殷
乐盛咸英。
时和俗泰。
天平地成。
永同文轨。
长垂颂声。
德动乾符
威清地纪。
澄氛襚穴。
扫沴濛汜。
推毂六师。
坐知千里。
亭毒寰县。
莹镜图史。
霜戟林耸。
月旗云亘。
叠鼓萧关
鸣笳嶝。
追凉水殿。
避暑山楹。
霞翻浪井
树响层城。
务通三。
神凝得一。
元池肆赏。
青邱伫逸。
访道顺风。
养真乘日。
拜牧襄野。
尊师石室。
宝献河宗。
赆归王会。
浮毳交影。
飞轮系轪。
云封荐款。
日观申虔。
告成七庙。
归功九天。
无事无为。
爰游爰豫。
●96EB域延想。
汾川涤虑。
仪凤巢阿。
飞麟在驭。
火林归朔。
烛乡移曙。
所冀元寿
齐年紫皇。
祲兴旅馆。
灾缠未央。
遽脱屣于宸极。
奄乘云于帝乡
亘天维而落构。
匝日宇而沈光
殉百身而靡赎。
积万古而徒伤。
魂销志殒。
裂骨抽肠。
受玉几之遗顾。
托宝业于穷荒。
嗣君孝切。
谅闇居丧。
集大务于残喘。
积众忧于未亡。
所以割深哀而克励。
力迷衿而自强。
呜呼哀哉。
浃埏遏密。
绵区缟素。
恨钧天之不归。
鼎湖以凝慕。
呜呼哀哉。
攀圣滋远。
恋德滋深。
诉昊穹而雨泗。
擗厚载而崩心。
泣人灵而洒悲霰。
晦宇宙而起愁阴。
呜呼哀哉。
缇琯移序。
失明应律。
蛩竁方营。
龟谋献吉。
背九洛而移驭。
傃八川而从跸。
列璧羽之逶迤。
动钟挽之萧瑟。
顾园邑之苍翠。
望岩之纡郁。
乔阳之舄不追。
茂陵之书方出。
呜呼哀哉。
迹图悬圃。
神降长流。
重阳之奕奕。
袭大夜之悠悠。
同霸茔之薄窆。
契纪廛而莫修。
门山于夕月。
悲陇树于新秋
呜呼哀哉。
想轩驾之攀龙。
思嵞山之恋凤。
矧承眷于先房。
誓牵毁而哀送。
岂谓务切至綦。
事违深倥。
仍徇公而抑己。
遂夺情以从众。
悲千罔极之悲。
痛万终天之痛。
呜呼哀哉。
恭惟圣烈。
实镂微衷。
敬因彤管。
载撰元功。
业弥遥而道弥著。
时益远而声益隆。
播二仪而不极。
横四海而焉穷。
呜呼哀哉。
高宗用才当忘亲雠论 初唐 · 李安期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六
十室之邑。且有忠信。
天下至广。不为无贤。
比见公卿有所荐进。皆劾为朋党。
滞抑者未申。而主荐者巳訾。
所以人人争噤默以避嚣谤。若陛下忘其亲雠
旷然受之。惟才是用。
塞谗毁路。其谁敢不竭忠以闻上乎。
大唐洛州济源县宗姓奉为高宗天皇大帝奉仙观敬造太上老君石像碑 唐 · 李审几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九
原夫巢燧上皇之代。逖矣难详。胥庭太古之日。悠哉莫纪。研精甄曜。空闻糟粕之言。覃思运枢。讵见权舆之迹。洎乎轩喾唐虞。圣主也。德未寝于□戈。禹汤文武。明君也。功尚劳于任战。爰及秦皇虐政。汉高霸术。区区曹马之事业。芜秽缃图。琐琐齐梁之声教。膏肓翠牒。我大唐凿乾开运。出震乘时。月照瑶光。搆颛顼之昌绪。云浮玉叶。启咎繇之庆冑。高祖受元符而革命。仰迪天心。宪紫极以疑旒。俯从人欲。濡足在念。济四海于横流。授手寘怀。□万邦于炎岳。息麟斗而开日月。两曜贞明。静龙战而叶阴阳。二仪交泰。文武圣皇帝功弥缔搆。道冠财成。夙光玉理之符。载挺珠衡之表。初开凤节。巳赋小言之诗。既袭龟谋。即用大横之繇。修文德而有苗格。讵待七旬。运武略而猃狁平。匪劳六月。大帝含枢降祉。曜魄垂精。景命列于河图。鸿名昭于洛字。湛鹑居之化。不肃而成。凝鷇饮之风。不严而理。宪五材而跻圣。四时将玉烛同和。齐七政以穷神。六气与金浑共顺。若乃重十家之产。仍罢露台。轻千里之足。匪登云厩。茅茨可以庇风雨。无从璿室之奢。瓟可以合炎凉。有戒玉杯之侈。禁难得之货。讵惜雉头。绝远方之物。岂甘龙眼。此圣人之淳德也。设谤木待逆耳之谋。悬谏鼓伫沃心之诰。元纁是用。聘耿洁于丘园。圭组斯班。贲英奇于仄陋。闻一言之善。管库无遗。见一行之高。舆台必采。此圣人之任贤也。麟胶凤卵之野。梯翠巘以混车书。槐江穟穴之乡。航紫溟而奉正朔。蚩尤之弃枫木。更若近郊。番禺之流蒟酱。还犹内府。韦韝毳幕月支日逐之长。削衽于稿街。彫题凿齿镂肤攒发之酋。稽颡于魏阙。此圣人之怀远也。功格圆清。甘露凝而景星出。德通方浊。蓂荚植而芝草生。鱼尾之禽。既骞翥于阿阁。狼题之兽。亦腾跃于平原。金鼎不爨而自盈。银瓮不汲而恒满。此圣人之休徵也。江茅鄗。表望幸之期。紫鲽青鹣。昭告成之应。采无怀之逸轨。始创宏仪。摭有熊之懿躅。爰修大礼。坛浮青气。映谷以氤氲。封聚白云。带松山而烂漫。周王射牛之祭。未足执殳。汉讹麟之祠。讵堪扶毂。此圣人之升中也。岂言八骏之御。未宴瑶池。五龙之纪。骤移璿律。崦山骛景。痛尧日之先沈。夜壑飞湍。惜舜河之奄竭。仰惟□□先顾阐□□之徽音。皇帝嗣守隆基光武丁之睿道。补天维而鍊采石。弹压娲皇。踰地角而献碧砮。牢笼姬后。洛州济源县宗姓前河阳令李儒意云骑尉李公骑都尉李德异等二百五十人。去陇西而违故里。冠冕之风尚传。就河朔而客他乡。箕裘之业无替。譬夫长江巨海。不乏虬龙。沃野广都。自多鸾鶠。爰以沾濡渥泽。家无杂赋之劳。沐浴湛恩。门有蠲修之泰。耕田凿井。荷亭毒之平分。鼓腹含哺。憙优游而自逸。想攀髯于湖邑。恋徒勤。眷飞羽于泮林。怀音何极。粤惟元元皇帝远垂圣绪。回膺仙箓。惟恍惟忽。师方羲农之际。不皎不昧。卷舒虞夏之辰。乘日月而驾风雷。摄鬼神而包天地。推之于妙。非常名之可名。引之以真。即上德之不德。鲁司寇之作者。北面□入室之徒。尹大夫之真人。西游应出关之侣。隆周季业。巳求咨于五千。皇唐本枝。方延休于七百。奉为高宗天皇大帝奉仙观敬造老君石像一座。并夹侍二真人。镂琬镌金。写黄中之瑞色。涂丹绘粉。摹皓首之珍容。日角晨开。羲和恧扶桑之景。月弦夜满。望舒韬仙桂之晖。精诚感造化之功。锐思得冲元之力。山连王屋。即是清虚之天。邑带福庭。更似濑乡之地。仙官侍卫。紫烟开而鹤驾轻。神媛归依。碧落净而龙辀远。所冀蓬莱变海。元元之介福长存。竹箭移川。大帝之神功不朽。惟金昭而玉粹。俾天长而地久。乃为铭曰。
粤若皇唐。
諟天明命。
瑶光袭祉。
□云垂庆。
纳麓弗迷。
陟元惟圣。
隤纲更纽。
折柱还正(其一)
高祖光宅。
圣文纂图。
九瀛怀惠。
万国来苏。
捐金抵玉。
破玺焚符。
秕糠栗陆。
草芥尊卢(其二)
惟皇题象。
握契循机。
舍枢流气。
曜魄分晖。
时凝卷领。
化轶垂衣。
乾坤交泰。
书轨同归(其三)
道冠登三。
功包得一。
斥彼峻宇。
安此卑室。
狱静棘□刑宽艾韡。
有斯补。
无文咸秩(其四)
元穹效祉。
黄牝输祯。
月开蓂荚。
云覆芝英。
龟龙呈象。
麟凤飞声。
燕□镂绩。
梁岑告成(其五)
能事云备。
神功不宰。
奄陟九仙。
俄悲四海。
文物终谢。
英威如在。
至德方凝。
孝思无改(其六)
少卿远裔。
元礼来昆。
俱迷帝力。
共沐皇恩。
号弓沥胆
捧剑销魂。
敬惟仙系。
邀福元门(其七)
奇表既开。
真仪式像。
五字见足。
千文曜掌。
日角晨融。
月弦夜朗。
害马巳去。
犹龙可仰(其八)
归山曾镇。
沇水清澜。
险疑巫谷。
流似涡湍。
既铭功而握椠。
亦颂德以濡翰。
期翠石之永固。
庶鸿名之不刊(其九)
高宗封事 初唐 · 魏元忠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六
臣闻理天下之柄。
有二事焉。
文与武也。
然则文武之道。
虽有二门。
至于制胜御人。
其归一揆。
方今王略遐宣。
威远振。
建礼乐而陶士庶。
训军旅而慑生灵。
然论武者以弓马为先。
而不稽之以权略。
谈文者以篇章为首。
而不问之以经纶。
而奔竞相因。
遂成浮俗。
臣尝读魏晋史。
每鄙何晏王衍终日谈空。
近观齐梁书。
才士亦复不少。
并何益于理乱哉。
从此而言。
陆士衡著辩亡论。
而不救河桥之败。
养由基射能穿札。
而不止鄢陵之奔。
断可知矣。
赵岐撰禦寇之论。
山涛陈用兵之本。
皆坐运帷幄。
暗合孙吴
宣尼称有德者必有言。
仁者必有勇。
何平叔王夷甫
岂得同日而言哉。
臣闻才生于代。
代实须才。
何代而不生才。
何才而不生代。
故物有不求。
未有无物之岁。
士有不用。
未有无士之时。
夫有志之士。
在富贵之与贫贱。
皆思立于功名。
冀传芳于竹帛。
班超投笔而叹。
祖逖击楫而誓。
此皆有其才而申其用矣。
且知已难逢。
英哲罕遇。
士之怀琬璧以就埃尘。
抱栋梁而困沟壑者。
则悠悠之流。
直睹此士之贫贱。
安知此士之方略哉。
故汉韩信
举军惊笑。
蜀用魏延
偫臣觖望。
嗟乎。
富贵者易为善
贫贱者难为功。
至于此也。
亦有位处立功之际。
而不展其志略。
身为时主所知。
竟不能尽其才用。
则贫贱之士。
焉足道哉。
汉文帝时
魏尚李广
并身任边将。
位为郡守
文帝不知魏尚之贤而囚之。
不知李广之才而不能用之。
李广恨生不逢时。
令当高祖日。
万户侯岂足道哉。
夫以李广才气。
天下无双
匈奴畏之。
号为飞将
尔时胡骑凭陵。
足伸其用。
文帝不能大任。
反叹其生不逢时。
近不知魏尚李广之贤。
而乃远想廉颇李牧
冯唐曰。
虽有而不能用。
近之矣。
从此言之。
疏斥贾谊
复何怪哉。
此则身为时主所知。
竟不能尽其才用。
晋羊祜献计平吴。
贾充荀勖沮其策。
叹曰。
天下不如意。
十居八九。
缘荀贾不同。
竟不大举。
此则位处立功之际。
而不得展其志略。
而布衣韦带之人。
怀一奇。
抱一策。
上书阙下。
朝进而望夕召。
何可得哉。
臣请历访内外文武职事。
五品已上。
得不有智计如羊祜
武艺如李广
在用与不用之间。
不得骋其才略。
伏愿降宽大之诏。
使各言其志。
无令汲黯气。
卧死于淮阳
仲舒大才。
位屈于诸相。
臣闻帝王之道。
务崇经略
经略之术。
必仗英奇。
自国家良将。
可得言矣。
李靖突厥
侯君集高昌
苏定方西域
李绩辽东
奉国威灵。
亦其才力所致。
古语有之。
人无常俗。
政有理乱。
无彊弱。
将有能否。
由此观之。
安边境。
立功名。
在于良将也。
赵充国先零
冯子明讨南羌。
皆计不空施。
不虚发。
则良将立功之验也。
然兵革之用。
王者大事。
存亡所系。
若任得其才。
则摧凶而扼暴。
苟非其任。
则败国而殄人。
北齐孝元云。
持大兵者。
如擎盘水
倾在俯仰间。
一致蹉跌。
求止岂得哉。
从此而言。
周亚夫坚壁以挫吴楚。
司马懿闭营而困诸葛亮
俱为上策。
此皆不战而却敌。
全军以制胜。
是知大将临戎。
以智为本。
汉高之英雄大度。
曰吾宁斗智。
魏武之机神冠绝。
犹依法孙吴
假有项籍之气。
袁绍之基。
而皆泯智任情。
终以破灭。
何况复出其下哉。
且上智下愚。
明暗异等。
多算少谋。
众寡殊科
故魏用柏直以拒汉。
韩信轻为竖子。
燕任慕容评以抗秦。
王猛谓之奴才。
柏直慕容评智勇俱亡者也。
夫中材之人。
素无智略。
一旦居元帅之任。
而意气轩昂。
自谓当其锋者。
无不摧碎。
岂知戎昭果毅
敦诗说礼之事乎。
李信求以二十万众独举鄢郢。
其后果辱秦军。
樊哙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
登时见折季布
皆其事也。
当今朝廷用人。
类取将门子弟。
亦有死事之家而蒙抽擢者。
此等本非干略见知。
虽竭力尽诚。
亦不免于倾败。
若之何使当阃外之任哉。
后汉马贤讨西羌。
皇甫规陈其必败。
宋文帝使王元谟收复河南
沈庆之悬知不尅。
谢元以书生之姿。
苻坚天下之众。
超明其必胜。
桓温提数万之兵。
万里而袭成都
刘真长期于决取。
虽时有今古。
人事皆可推之。
取验大体。
观其锐志与识略耳。
明者随分而察。
成败之形。
昭然自露。
京房有言。
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古。
则昔贤之与今哲。
意况何殊。
当事之际也。
皆随时而立功。
岂复取于往代。
待才于未来也。
即论知与不知。
用与不用。
夫建功者言其所济。
不言所起。
言其所能。
不言所
陈汤吕蒙马隆孟观
并出自贫贱。
勋济甚高。
未闻其家代为将帅
董仲舒曰。
为政之用。
譬之琴瑟。
不调甚者。
必解弦而更张之。
乃可鼓也。
故阴阳不和。
擢士为相。
蛮夷不龚。
拔卒为将。
即更张之义也。
以四海之广
亿兆之众。
其中岂无卓越奇绝之士。
臣恐未之思也。
夫何远之有。
臣闻赏者礼之基。
罚者刑之本。
故礼崇则谋夫竭其能。
赏厚则义士轻其死。
刑正则君子其心。
罚重则小人惩其过。
然则赏罚者。
军国之纲纪。
政教之药石。
纲纪举而众务自理。
药石行而文武用命。
吐蕃蚁结蜂聚。
本非勍敌。
薛仁贵郭待封受阃外之寄。
奉命专征。
不能激励熊罴。
乘机扫扑。
败军之后。
又不能转祸为福。
因事立功。
遂乃弃甲丧师。
脱身而走。
幸逢宽政。
罪止削除。
国家网漏吞舟。
何以过此。
天皇迟念旧恩。
收其后效。
当今朝廷所少。
岂此一二人乎。
且赏不劝谓之止善。
罚不惩谓之纵恶。
仁贵自宣力海东。
功无尺寸。
坐玩金帛。
渎货无厌。
今又不诛。
纵恶更甚。
臣以疏贱。
干非其事。
岂欲间天皇之君臣。
厚薄于仁贵
以刑赏一亏。
百年不复。
区区所怀。
实在于此。
古人云。
国无赏罚。
尧舜不能为化。
今罚不能行。
赏亦能
故人间议者。
皆言近日征行。
虚有赏格。
而无其事。
中才之人。
不识大体。
恐赏赐勋庸。
倾竭仓库。
留意锥刀。
将此益国
徇目前之近利。
忘经久之远图。
所谓错之毫釐。
失之千里者也。
且黔首虽微。
不可以欺。
得志瞻望恩泽。
必因事而生心。
既有所因。
须应之以实。
岂得悬不信之令。
设虚赏之科。
比者师出无功。
未必不由于此。
文子曰。
同言而
在言前。
同令而行。
诚在令外。
商君移木以表
曹公割发以明法
也哉。
有由然也。
苏定方辽东
李绩平壤
赏绝不行。
勋仍淹滞。
数年纷纭。
真伪相杂。
纵加沙汰。
未至澄清。
臣以吏不奉法。
慢自京师
伪勋所由。
主司之过。
其则不远。
近在尚书省中。
不闻斩一台郎
戮一令史
使天下知闻。
天皇何能照远而不照近哉。
神州化首。
万国共尊。
文昌政本。
四方是则。
轨物宣风
理乱攸在。
臣是以披露不已。
冒死尽言。
且明镜所以照形。
往事所以知今。
臣职不稽古。
请以近事言之。
贞观年中。
万年县尉司元景
舞文饰智。
以邀乾没。
太宗审其奸诈。
弃之都市。
及征高丽也。
总管张君乂。
击贼不进。
斩之旗下。
臣以为伪勋之罪。
多于元景
仁贵等败。
重于君乂。
向使早诛薛仁贵郭待封
则自馀诸将。
岂敢失利于后哉。
子云
慈父多败子。
严家无格虏。
此言虽小。
可以喻大。
公孙宏有言。
人主病不广大。
人臣病不节俭。
臣恐天皇病之于不广大。
过在于慈父。
斯亦日月之一蚀也。
又今之将吏。
率多贪暴。
所务唯狗马。
所求唯财物。
赵奢吴起散金养士之风。
纵使行军。
悉是此属。
臣恐吐蕃之平。
未可旦夕望也。
凡人识不经远。
皆言吐蕃战。
前队尽。
后队进。
甲坚骑多。
而山有氛瘴
官军远入。
前无所获。
不积谷数百万。
无大举之资。
臣以为吐蕃之望中国。
犹孤星之对太阳。
有自然之大小。
不疑之闇。
夷狄虽禽兽。
亦知爱其性命。
岂肯尽死而后进哉。
残迫其人。
非下所愿也。
必其战不顾死。
则其兵法许敌能斗。
当以智算取之。
何忧不克哉。
向使将能杀敌。
横尸蔽野。
敛其头颅。
以为京观。
则此虏闻官军钟鼓。
望尘却走。
何暇前队皆死哉。
仁贵等覆师丧气。
故虏得跳梁山谷。
又师行必藉马力。
不数十万。
不足与虏争。
臣请天下自王公及齐人。
之口。
人税百钱。
又弛天下马禁。
使民得乘一大马
不为数限。
官籍其凡。
勿使得隐。
不三年。
人间畜马可五十万。
即诏州县。
以所税口钱市之。
若王师大举。
一朝可用。
且虏以骑为
若一切使人乘之。
则市取其良。
以益中国。
使得渐耗虏兵之盛。
国家之利也。
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唐书·乐志》曰:“明皇开元七年享太庙乐,迎神用《永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酌瓒用《肃和》。迎俎用《雍和》。皇帝酌醴齐用文舞,献宣皇帝用《光大》舞,光皇帝用《长发》舞,景皇帝用《大政》舞,元皇帝用《大成》舞,高祖用《大明》舞,太宗用《崇德》舞,高宗用《钧天》舞,中宗用《大和》舞,睿宗用《景云》舞。皇帝饮福、受脤用《福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亚献、终献、行事、武舞用《凯安》。撤豆用《登歌》。送神用《永和》。按景皇帝旧用《大基》,至是改用《大政》云。乐章并特进尚书左丞相燕国公张说撰。”) 太和 唐 · 张说
四言诗 押冬韵
时文圣后,清庙肃邕。
致诚勤荐,在貌思恭
玉节肆夏,金锵五钟
绳绳云步,穆穆天容
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唐书·乐志》曰:“明皇开元七年享太庙乐,迎神用《永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酌瓒用《肃和》。迎俎用《雍和》。皇帝酌醴齐用文舞,献宣皇帝用《光大》舞,光皇帝用《长发》舞,景皇帝用《大政》舞,元皇帝用《大成》舞,高祖用《大明》舞,太宗用《崇德》舞,高宗用《钧天》舞,中宗用《大和》舞,睿宗用《景云》舞。皇帝饮福、受脤用《福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亚献、终献、行事、武舞用《凯安》。撤豆用《登歌》。送神用《永和》。按景皇帝旧用《大基》,至是改用《大政》云。乐章并特进尚书左丞相燕国公张说撰。”) 肃和 唐 · 张说
四言诗 押阳韵
天子享孝,工歌溥将。
躬祼郁鬯,乃焚膋芗。
臭以达阴,声以求阳。
奉时烝尝,永代不忘。
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唐书·乐志》曰:“明皇开元七年享太庙乐,迎神用《永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酌瓒用《肃和》。迎俎用《雍和》。皇帝酌醴齐用文舞,献宣皇帝用《光大》舞,光皇帝用《长发》舞,景皇帝用《大政》舞,元皇帝用《大成》舞,高祖用《大明》舞,太宗用《崇德》舞,高宗用《钧天》舞,中宗用《大和》舞,睿宗用《景云》舞。皇帝饮福、受脤用《福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亚献、终献、行事、武舞用《凯安》。撤豆用《登歌》。送神用《永和》。按景皇帝旧用《大基》,至是改用《大政》云。乐章并特进尚书左丞相燕国公张说撰。”) 其一 雍和二章 唐 · 张说
四言诗 押庚韵
在涤嘉豢,丽碑敬牲。
角握之牡,色纯之骍。
火传阳燧,水溉阴精。
太公胖俎,傅说和羹。
郊庙歌辞 享(《唐书·乐志》曰:“明皇开元七年享太庙乐,迎神用《永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酌瓒用《肃和》。迎俎用《雍和》。皇帝酌醴齐用文舞,献宣皇帝用光大舞,光皇帝用长发舞,景皇帝用大政舞,元皇帝用大成舞,高祖大明舞,太宗崇德舞,高宗用钧天舞,中宗用大和舞,睿宗用景云舞。皇帝饮福、受脤用《福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亚献、终献、行事、武舞用《凯安》。撤豆用《登歌》。送神用《永和》。按景皇帝旧用《大基》,至是改用《大政》云。”)太庙乐章 其二 雍和二首 唐 · 张说
四言诗
俎豆有馥,粢盛絜丰。
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鼓钟管磬,肃唱和鸣。
皇皇后祖,来我思成(此首与封泰山乐章雍和同)
郊庙歌辞 享(《唐书·乐志》曰:“明皇开元七年享太庙乐,迎神用《永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酌瓒用《肃和》。迎俎用《雍和》。皇帝酌醴齐用文舞,献宣皇帝用光大舞,光皇帝用长发舞,景皇帝用大政舞,元皇帝用大成舞,高祖大明舞,太宗崇德舞,高宗用钧天舞,中宗用大和舞,睿宗用景云舞。皇帝饮福、受脤用《福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亚献、终献、行事、武舞用《凯安》。撤豆用《登歌》。送神用《永和》。按景皇帝旧用《大基》,至是改用《大政》云。”)太庙乐章 其一 凯安三首 唐 · 张说
四言诗 押东韵
瑟彼瑶爵,亚维上公
室如屏气,门不容躬。
礼殷其本,乐执其中。
圣皇永慕,天地幽通。
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唐书·乐志》曰:“明皇开元七年享太庙乐,迎神用《永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酌瓒用《肃和》。迎俎用《雍和》。皇帝酌醴齐用文舞,献宣皇帝用《光大》舞,光皇帝用《长发》舞,景皇帝用《大政》舞,元皇帝用《大成》舞,高祖用《大明》舞,太宗用《崇德》舞,高宗用《钧天》舞,中宗用《大和》舞,睿宗用《景云》舞。皇帝饮福、受脤用《福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亚献、终献、行事、武舞用《凯安》。撤豆用《登歌》。送神用《永和》。按景皇帝旧用《大基》,至是改用《大政》云。乐章并特进尚书左丞相燕国公张说撰。”) 文舞 唐 · 张说
四言诗 押先韵
圣谟九德,真言五千。
庆集昌胄,符开帝先。
高文杖钺,克配彼天。
三宗握镜,六合涣然。
帝其承祀,率礼罔愆。
图书雾出,日月清悬。
舞形德类,咏谂功传。
黄龙蜿蟺,彩云蹁跹。
五行气顺,八佾风宣。
介此百禄,于皇万年。
郊庙歌辞 享(《唐书·乐志》曰:“明皇开元七年享太庙乐,迎神用《永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酌瓒用《肃和》。迎俎用《雍和》。皇帝酌醴齐用文舞,献宣皇帝用光大舞,光皇帝用长发舞,景皇帝用大政舞,元皇帝用大成舞,高祖大明舞,太宗崇德舞,高宗用钧天舞,中宗用大和舞,睿宗用景云舞。皇帝饮福、受脤用《福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亚献、终献、行事、武舞用《凯安》。撤豆用《登歌》。送神用《永和》。按景皇帝旧用《大基》,至是改用《大政》云。”)太庙乐章 其二 凯安三首 唐 · 张说
四言诗 押庚韵
礼匝三献,乐遍九成。
降循轩陛,仰欷皇情。
福与仁合,德因孝明
百年神畏,四海风行。
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唐书·乐志》曰:“明皇开元七年享太庙乐,迎神用《永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酌瓒用《肃和》。迎俎用《雍和》。皇帝酌醴齐用文舞,献宣皇帝用《光大》舞,光皇帝用《长发》舞,景皇帝用《大政》舞,元皇帝用《大成》舞,高祖用《大明》舞,太宗用《崇德》舞,高宗用《钧天》舞,中宗用《大和》舞,睿宗用《景云》舞。皇帝饮福、受脤用《福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亚献、终献、行事、武舞用《凯安》。撤豆用《登歌》。送神用《永和》。按景皇帝旧用《大基》,至是改用《大政》云。乐章并特进尚书左丞相燕国公张说撰。”) 光大舞 唐 · 张说
四言诗 押元韵
肃肃艺祖,滔滔浚源
有雄玉剑,作镇金门。
玄王贻绪,后稷谋孙。
肇禋九庙,四海来尊。
郊庙歌辞 享(《唐书·乐志》曰:“明皇开元七年享太庙乐,迎神用《永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酌瓒用《肃和》。迎俎用《雍和》。皇帝酌醴齐用文舞,献宣皇帝用光大舞,光皇帝用长发舞,景皇帝用大政舞,元皇帝用大成舞,高祖大明舞,太宗崇德舞,高宗用钧天舞,中宗用大和舞,睿宗用景云舞。皇帝饮福、受脤用《福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亚献、终献、行事、武舞用《凯安》。撤豆用《登歌》。送神用《永和》。按景皇帝旧用《大基》,至是改用《大政》云。”)太庙乐章 其三 凯安三首 唐 · 张说
四言诗 押冬韵
总总干戚,填填鼓钟。
奋扬增气,坐作为容。
离若鸷鸟,合如战龙。
万方观德,肃肃邕邕。